“感冒发烧头痛,吃片止痛药缓解下”“颈椎疼、关节痛,忍不了就来一粒”—在很多人眼里,止痛药是家里的万能药,哪里不舒服就来一粒。很少有人知道,这些药片正在悄悄给肝脏“下毒”。
据统计,我国每年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超100万,其中止痛药是罪魁祸首之一。今天就来好好说说:哪些止痛药会伤肝?该怎么避免?
一、这些止痛药,其实是肝脏的隐形杀手
多数止痛药需要经过肝脏代谢,长期或过量服用,都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,尤其是这两类:
1.对乙酰氨基酚类:最常见,也最容易过量
像我们常吃的泰诺、百服宁、散利痛,还有很多复方感冒药(比如快克、999感冒灵)里,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。它在正常剂量下是安全的,但一旦超过推荐量(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克,约等于普通规格对乙酰氨基酚片4-6片),就会产生大量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——这种物质会直接攻击肝细胞,导致肝细胞坏死,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急性肝衰竭。
容易过量是因为很多人会重复用药:比如吃了复方感冒药(含对乙酰氨基酚),又单独吃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头痛而超了量。还有人觉得“吃多一点好得快”,主动加量,这些行为都在给肝脏“埋雷”。
2.非甾体抗炎药:长期吃,肝脏慢慢受伤
布洛芬(芬必得)、阿司匹林、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,也是常见的止痛药。虽然它们直接伤肝的风险比对乙酰氨基酚低,但长期服用(比如连续吃2周以上),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,导致肝细胞炎症、转氨酶升高。尤其是本身有脂肪肝、乙肝的人,服用这类药物后,肝损伤的风险会翻倍。
二、别让小疼痛”拖成大肝病”,避开3个用药误区
药物性肝损伤的可怕之处在于,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人直到出现乏力、食欲下降、皮肤发黄(黄疸)等症状时,肝脏已经受损严重。想要保护肝脏,首先要避开这3个用药误区:
1.误区一:疼了就吃,不疼就停,不看说明书!
很多人吃止痛药从不看说明书,不知道推荐剂量、服用间隔和禁忌症。比如对乙酰氨基酚,说明书明确写着“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克”,但有人一次吃2片,一天吃3-4次,超量了都不知道。
2.误区二:多种止痛药混搭,觉得效果更好!
有人觉得一种止痛药效果不好,就两种一起吃,比如布洛芬加对乙酰氨基酚,或者止痛药加消炎药。不同药物的混搭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,加重肝损伤。
3.误区三:长期吃习惯了就没事?!
有些慢性疼痛(比如颈椎病、关节炎)会长期服用止痛药,觉得吃习惯了就没事。但肝脏的损伤是累积的,可能一开始只是转氨酶轻微升高,慢慢发展成脂肪肝、肝纤维化,甚至肝硬化。
所以长期服用止痛药(超过2周)的,一定要定期查肝功能(比如每3-6个月查一次转氨酶、胆红素);如果出现乏力、恶心、皮肤发黄等症状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三、肝脏已受影响?这样调理,帮肝脏恢复元气
如果已经因为服用止痛药出现转氨酶升高、肝功能异常,或者本身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(比如慢性病患者),除了调整用药习惯,还需要给肝脏主动调理——毕竟肝脏是“哑巴器官”,等出现明显症状再干预,可能就晚了。
调理肝脏,首选安全、温和的方式,比如通过药食同源的成分辅助保护肝脏,比盲目吃药更稳妥(很多药物需要肝脏代谢,反而会加重负担)。申泰牌甘乐片就是不错的选择,它是国家批准的正规保健品,明确标注“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、调节血脂”的双功效,这里的“化学性肝损伤”,就包括药物(比如止痛药)引起的肝损伤,正好契合我们的需求。
四、保护肝脏,从谨慎用药开始
止痛药不是万能药,更不是无害药。感冒、头痛时,不妨先试试物理缓解(比如多喝热水、休息、冷敷),实在需要吃药,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嘱,避免过量、混搭、长期服用。
如果已经出现肝功能异常,别慌——及时调整用药习惯,搭配申泰牌甘乐片这样的科学调理方式,给肝脏足够的时间和支持,它就能慢慢恢复元气。
申泰牌甘乐片,越吃肝越好!
上一信息:降脂新选择,申泰牌甘乐片
下一信息:喝酒肝脏真的会受伤吗?|申泰牌甘乐片